由于2016年頒布實施的《水泥中水溶性鉻(VI)的限量及測定方法》,水泥中水溶性鉻的含量標準要求受到嚴格限制,大大提高了各大水泥生產企業的質量控制要求,進一步提高了其水泥產品中深鉻處理的技術要求。對于水泥中鉻的去除,成本較低的處理方法是使用七水硫酸亞鐵進行還原去除。
七水硫酸亞鐵又名綠礬,鐵礬,黑礬,外觀呈藍綠砂狀結晶。通常被稱為"綠礬",溶于水溶液中呈淡綠色。七水硫酸亞鐵本身不是很穩定,容易風化氧化。采用氣流干燥、真空干燥、微波干燥等工藝,使六種結晶水流失,生產一水硫酸亞鐵,可作為飼料級產品。一水硫酸亞鐵性能穩定,儲存運輸方便。此外,七水硫酸亞鐵還可以與其他物質,如碳酸氫鋰或碳酸氫鈉等,通過共熱失水和氧化反應,生成氧化鐵紅等產品。
還原劑法是用該還原劑將可溶性 Cr (Ⅵ)還原成毒性較低的三價鉻(Ⅲ)。參考國內外有關文獻,結合水泥的特性,常用的還原劑有硫酸亞鐵、Sn2+鹽、Mn2+鹽、有機醛類還原劑、硼氫化鈉等。鹽類中的Sn2+吸濕性好,使用成本高,不宜大規模使用;硫酸錳、醛類、硼氫化鈉等都有一定的毒性,在水泥中使用會引起二次污染。硫酸亞鐵作為水泥可溶性六價鉻的還原劑比較合適,雖然成本低,毒性小(采用常規保護措施),還原性好,但易氧化、結塊等缺點限制了其應用。